2014年3月18日星期二
五行起名與寶寶起名的關系
五行學說具有唯物論和辯證法因素,對我國古代自然科學的發展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。並且對我國社會和大眾生活也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。原來說過有關魯迅先生 在小說《故鄉》中提到的主人公閏土一名,就是用五行學說所取得的。用五行學說來命名,說明我國這一古老理論模式中的智慧,已與人名發生聯系,這也從另一個 側面說明,起名在我國大眾頭腦中,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。
五行學說被用來研究社會現像為時甚早,戰國時期,孟子便大聲疾命名呼“五百年必有王者興”,他這一套“歷史循環論”,便是受了五行學說的影響。漢代,人們熱衷於五行相生,由此五行相生的順序就取代五行相勝的觀念,並被用來標志朝代的更迭。運用五行相生順序來解釋歷史的演進,成為一種“時髦”。
隨著五行學說理論日益完善及推廣,隨著人們頭腦中的五行觀念日益根深蒂固,大家開始用五行學說來命名。最初,人們用五行來表示歷史更迭的時代,改名發 現運用五行學說的相生來代表父子之間的關系,更顯得有序和符合道理。於是,唐朝有人命名就采用五行相生的順序,取金、土、水、火、土偏旁的字為名,按家人 長幼順序代代相承。如父親取土字旁名字,那麼兒子就取金字旁的名字,孫子就取水字旁的名字。按五行相生順序,土生金,金生水。
唐朝人畢構以學問著稱於當世,他六歲能文,弱冠之年中進士,為官有政績,因此《唐書》和《新唐》皆為其立傳。他們一家的名字就是用五行學說來命名的。 畢構的名字是木字旁,他兒子名叫畢炕,用的是火字旁,他孫子叫畢增,用的是土字旁。宋朝人用五行學說命名的例子就更多了,像宋代大儒,朱程理學的創立者之 一的朱熹,他家也是用五行學說來命名的。朱熹的父親名叫朱松,松是木字公司命名旁,朱熹的“熹”字下面四點並非是水,而是火,因《說文解字》釋雲:“熹,炙也。”本意是烤肉的意思。朱熹的兒子叫朱在,“在”是土字旁。一家祖孫三代,木生火,火生土,井然有序。
運用五行相生來命名的例子,在歷史上並不罕見,而且大多數發生在社會上層人士家中。人們用五行相生這種方式命名,體現了當時的一種生存理念,是中國式智慧的一種標准反映。古代哲學歷來講“天人合一”,強調“天道”和“人道”嬰兒命名,“自然”和“人為”的合一。現代人多把此種理論視為中華文化中人與自然關系和諧的論據。
運用五行學說來考慮人的稟賦,並且根據人的稟賦五行的情況來命名,正是借助於我國理學家們的理論,發展而成的以生辰八字命名的方式。從理論上看來,人稟賦的五行之氣決定著其人的天賦高低和命運好運。而一個人所稟的五行之氣與其生辰八字是密不可分的。
從心理學理論來說,注重自己身體內的陰陽五行平衡,亦是一件好事。將其用在自己名字上,亦能補救稟賦的五行欠缺。從保持心態平衡新生兒命名的角度看考慮,根據自己稟賦五行的不足而起一個相應的名字,有助於讓人在心理上獲得暗示刺激,從而求得心理平衡,這種效果是一種溫和持久的心理治療。
訂閱:
發佈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